+发表新主题
查看: 1468|回复: 0

[咱身边事] 全南新生代年轻教师 在乡村演绎他们的多彩青春

[复制链接]

[咱身边事] 全南新生代年轻教师 在乡村演绎他们的多彩青春

[复制链接]
daijianwei111 发表于 2014-10-23 09:26:05 浏览:  1468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随着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乡村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越来越明显,他们也迅速成为乡村学校的主力军。在全南县,年轻乡村教师约占乡村教师总数的30%,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作为新生代的教师,他们是怎样着力改变乡村教育面貌?他们的去与留对农村意味着什么?近日,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来到全南县寻访这些年轻教师。
  新生代教师,在乡村演绎多彩青春

<P>   20141023092849850.jpg
  图为在课间十分钟,全南县陂头镇竹山村小学的年轻教师正和学生们一起游戏。

  山村小学的姐妹花
  在群山环抱的全南县陂头镇竹山村小学,有一对美丽的姐妹花——何素琴与何维维。这对23岁的堂姐妹出生在陂头镇黄塘村,考上大学那年,爷爷尤其高兴,逢人就说:“谁说女子不如男,如今姐妹俩都考上大学,跳出了农门!”
  2012年,从赣南师范学院新闻专业毕业后,何素琴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让人感觉很单调,我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这个文静的女孩说。
  2013年5月,一则家乡招聘中小学教师的公告,让何素琴怦然心动,她还把消息告诉了即将从江西师范大学毕业的堂妹。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何维维一口流利的英语受到了很多单位的青睐。
  “我们从农村出来,回到农村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孩子,这样的工作不是更有意义吗?”在姐姐的鼓动下,何维维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两人一起报了名,正式成为乡村女教师。
  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姐妹俩,一起分配到了竹山小学。尽管两人都是农村孩子,对这里的生活有心理准备,但是短暂的不适应还是存在:学校没有食堂,老师得自己开伙,可这里只有逢圩才能买到菜,一次就要买够3天的菜,娇嫩欲滴的青菜等到下锅时就变得枯黄了;学校储水池小,学生用水时,老师就用不上水,老师们需另外储备好水。
  面对眼前贫困落后的乡村,还有那些善良纯朴的农家孩子,她们懂得了“教师”两个字的分量。对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批本科毕业生,校长委以重任:安排何素琴带三、四年级的语文课,并兼任三年级班主任,一周18节课;何维维带三年级数学和英语课,活泼开朗的她,还兼任学校少先队辅导老师,课时一样多。
  “这里没什么娱乐活动,我们课余时间都是在辅导学生。”辛苦的付出让姐妹俩获得了回报,何维维高兴地告诉笔者,上学期期末考试她所带的班英语成绩排名全县第一,姐姐所带的班语文成绩也在全县排名第三。
  弃“官”从教的男老师
  因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2013年7月,26岁的小伙子曾勇在全南县委组织部科员任上辞职,到龙源坝初中任教。
  都说“进了组织部,年年有进步”。曾勇的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拿到派遣证那天,曾勇才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决定告诉新婚妻子。虽有所察觉,妻子仍很惊讶,放弃前途光明的工作,这让妻子很难接受。“我很坚决,她也没办法。”曾勇觉得最难做通的是双方亲人的工作,岳父母至今激烈反对。对自己年迈的父母,“几次话到嘴边,也说不出口”。
  不仅是家人,就连身边的同事也轮番游说:“当老师辛苦又清贫,前途还很渺茫,这又何苦呢?”“在组织部,干个几年,最起码也是科级领导呀?”
  面对各种非议,曾勇有自己的想法:自2010年从赣南师范学院毕业之后,就一直想当一名老师,在政府部门工作后,这个念头也挥之不去。因为热爱,所以看到县里的教师招聘公告后,没有和任何人商量,曾勇就报了名。
  在这位年轻小伙子的眼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很重要,但他还看重学生分数之外的表现。在龙源坝初中,因为师资问题,音体美一直是边缘课程,甚至被语数英等课程取代。“这样的条件,根本没办法谈素质教育,这些年轻人来了就好了,整个校园都活了。”该校校长刘毅平说。
  刚开学不久,曾勇就和同样年轻的陈志贵老师,策划组织了龙源坝初中“首届篮球赛”。为让篮球赛看起来更专业,两位老师还专门组建篮球队,学生们都争相报名参加。“自从加入篮球队后,我再也不爱玩电脑游戏了。”谈起篮球,初二男生魏正泰非常高兴,过去的一年里,因为篮球运动,他还长高了20厘米。
  “看到孩子们快乐成长,就是我最大的骄傲,当老师是我不悔的选择。”采访结束时,曾勇说这番话的表情真诚而热切。
  放弃进城任教的副校长
  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30岁出头的黄永锋算得上是老教师了。“跟我一起分配来的老师,全部都进城任教了。”这位陂头小学的副校长坦言道。
  其实,黄永锋也有两次进城任教的机会,但是都被他放弃了。
  2013年暑期,因县城小学扩建,需要大量优秀教师。时任竹山小学副校长的黄永锋,也收到借调函。然而,借调函还没有捂热,就被一次登门拜访“浇冷”了。
  招调乡下教师进城,解了县城学校的“渴”,却添了乡镇中小学校长们的“愁”。陂头小学校长陈永桥也同样头疼,学校7名老师进城,其中还有两名行政人员。于是,陈永桥到处找老师,更迫切的是找个行政人员。“后来实在找不到,就去找我的学生黄永锋了。”陈永桥说,虽然知道黄永锋已被借调进城,但还是厚着脸皮要求他到陂头小学来。
  黄永锋的选择,让住在县城的妻子颇有怨言。因为黄永锋长年在乡下教书,而妻子又在县工业园区内的一家企业上班,家里的孩子只好托给丈母娘看管。“因为要照顾孩子,家里的新房也没法住,他们娘俩都住在丈母娘家。”说到这里,黄永锋十分愧疚,但是自己的老师开了口,他只好做通妻子工作再到乡下待一年。
  一年后的暑期,全南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了一次考试,选调乡下优秀教师进城任教。
  “黄永锋估计是要进城了。”陈永桥曾如此担心。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黄永锋会选择留下来。陈永桥不会忘记,8月28日中午,他接到黄永锋的电话,“我不想进城了,这次行政人员都入选了,都走了怎么开展工作?”黄永锋说。
  就这样,黄永锋成了该县唯一主动放弃进城机会的教师。黄永锋回到学校后,许多人议论纷纷,面对质疑的目光,黄永锋说:“作为一名老师,学校能正常运转下去,就是一种成功。没有当初老师们的教育,我也不可能走出农村。”
  今年教师节,黄永锋收到许多学生手工制作的贺卡,其中一张写着:黄老师,我长大后要像你一样,做个老师……
  (钟慧燕 钟炆秦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赣南网

© 2013-2016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用微信扫一扫

赣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