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查看: 1733|回复: 0

[咱身边事] 创新机制 赣州市出台意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复制链接]

[咱身边事] 创新机制 赣州市出台意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复制链接]
tairgee 发表于 2014-9-13 10:16:46 浏览:  1733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前,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要求。《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意见》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将赣州职教园区打造成职业教育统筹管理和产教融合发展试验区。积极支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驻市院校在赣州职教园区设立职业教育院(系),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在园区内设立研究所、实验室、生产性实习场所。支持职教园区内每一所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建成若干个与产业集群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加快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和县级现代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学校、社会资本在产业园区、企业车间和职教园区建设多种性质的实训基地。
  到2020年,建成赣州职业教育园区、1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8个县级现代化公共实训基地,20个“校企一体化”生产实训示范基地。
  建立初中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合作机制
  《意见》提出,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职教育。县(市、区)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招收特长生规模。中职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实行学分制等灵活学制,学生注册入学不受年龄、地域限制,允许学生休学并保留学籍或修完学分提前毕业。鼓励支持中职学校招收历届初、高中毕业生、有意愿接受中职教育的普通高中在校生、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城市待(失)业人员、退伍士兵。同时,支持具备条件的中职学校与市内外高等职业院校联合进行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
  到2020年,市级建成两所市属高职院校,每个县(市、区)集中力量依托工业园区重点建设一所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中职教育在校生达到15万人以上,本、专科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4万人以上。
  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
  《意见》指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进集团化办学、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等方式,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
  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方面,支持职业院校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合作,联合招生招工、共同教学实训、推荐接收就业,共建“订单”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引导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本地就业创业。支持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校企“双元”联合招生培养,企业和学校、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签订用工合同,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研究制定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重点支持以产业为纽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城乡结合、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支持职业院校与市内外行业组织和骨干企业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覆盖全产业链的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探索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探索法人化职业教育集团的实现形式。
  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面,赣州农校、县(市、区)职业中专(农民学院)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办学重点。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村干部为招生重点,重点招收年龄在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2年至6年,允许半农半读,农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除此之外,在加大职业教育发展经费投入上,严格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15年起,市本级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增加至每年1000万元,并随财力增长逐步增加。一般企业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特约记者陈小兵 记者张文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赣南网

© 2013-2016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用微信扫一扫

赣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