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查看: 1666|回复: 3

[健康养生] 日常如何提高肝脏排毒能力 六招自测肝脏是否健康

[复制链接]

[健康养生] 日常如何提高肝脏排毒能力 六招自测肝脏是否健康

[复制链接]
悠哈悠哈你 发表于 2014-6-12 13:59:04 浏览:  1666 回复:  3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C3FDC0559D7EB2F3AF98C50BE0AC00E4.jpeg
          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脏排毒时间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同时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应该熟睡,不要熬夜。肝脏排毒不好 时,通常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便秘、口臭、黄褐斑、痤疮以及面色发暗等,如出现以上一个或多个症状时应科学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并注意口腔卫生 等。
          如何提高肝脏排毒能力:
          1.吃青色的食物。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2.枸杞提升肝脏耐受性。除了排毒之外,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这种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按压肝脏排毒要穴。这里指的是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8

积分

出类拔萃

Rank: 5Rank: 5

积分
58
QQ
悠哈悠哈你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4:13:03 显示全部楼层
653D9FE01CA0DF3FCAC88F67D3E31CAA.jpeg
          六点表现自测肝脏是否健康
          表现1、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因此肝脏功能降低会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导致粉刺丛生。
          表现2、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表现3、伤口容易化脓感染
          肝脏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受损的话,皮肤再生就会受到阻碍。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8

积分

出类拔萃

Rank: 5Rank: 5

积分
58
QQ
悠哈悠哈你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4:17:39 显示全部楼层
9F8BDA823B1ABB323A5C901A9646A23B.jpeg
          表现4、脸色发黑
          肝脏对铁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平时肝脏内积蓄有铁成份。肝细胞遭到破坏的话,肝细胞内的铁会流入血管,使血液内铁成份增加,导致脸色发黑。这种症状最容易在男性和闭经后的女性身上出现。因此,当出现脸色发黑征兆时,一定要警惕是否肝受损了,并要及时护肝。
          表现5、鼻头发红
          所谓“红鼻子”就是鼻头部分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虽然“红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脏受损导致的,但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8

积分

出类拔萃

Rank: 5Rank: 5

积分
58
QQ
悠哈悠哈你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4:23:50 显示全部楼层
F579B2ED950203A32B9D475383BC7B78.jpeg
          表现6、蜘蛛痣和掌红斑
          有的肝病病人,特别是有肝硬化的人,会出现蜘蛛痣和掌红斑。
          蜘蛛痣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微微高出皮肤,从红点向外,伸出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样子就像蜘蛛的肢脚,所以把它称为"蜘蛛 痣"。如果用一支铅笔尖按压在小红点的中央,那些扩张的毛细血管就消失了,笔尖一松,它们又重新出现。这种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部、脖颈及上肢部位,在肚 脐以下的地方就少见了。如果病人的肝功能改善,蜘蛛痣也会减少甚至消失。
          掌红斑出现在手掌或指尖处。出现在手掌时,部位在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鱼际"和"小鱼际"。这些部位呈弥漫性一片潮红,压之退色。(《京华时报》、《家庭医生在线》综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赣南网

© 2013-2016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用微信扫一扫

赣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