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查看: 1382|回复: 0

[咱身边事] “三送”干部的故事 畲族村里的“春天故事”

[复制链接]

[咱身边事] “三送”干部的故事 畲族村里的“春天故事”

[复制链接]
小河凉凉 发表于 2014-6-5 09:36:34 浏览:  1382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安远县高云山乡圩岗畲族村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在该县质监局“三送”干部的带领下,十几名村民正在帮果业大户兰德友清理山体滑坡积压的淤泥。“‘三送’干部免费送农资、修道路,生活中遇到困难,打一个电话他们就来帮忙了。”望着热情帮忙的干部和村民,兰德友高兴地说。
  圩岗畲族村位于高云山乡大山深处,村里住着50多户村民。由于远离圩镇,该村交通条件较为落后,村民们进出村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生产资料进村基本靠肩扛手提。“去年以来,县质监局‘三送’干部多方筹资50多万元,把这条通往乡里的泥土路进行了硬化,解决了大家的出行难问题,物资运送也方便了。”村党支部书记孙声养指着脚下向外面延伸的水泥路说。
  “可不是吗,‘三送’干部不仅帮我们修路,还帮我们丰富文化生活。”村民兰锦添一旁说道。在兰锦添的带领下,笔者来到该村村委会的文化活动室。只见活动室桌子上摆着10余种不同的乐器,几名老年人还在兴致勃勃地摆弄着。“我们畲族喜欢唱歌跳舞,‘三送’干部不仅帮我们添置了这些设备,还帮助我们组建了一支老年乐队。平时没事的时候,大家就来这里热闹热闹。”正在拉二胡的兰大爷告诉笔者。
  由于圩岗畲族村地处边远,人口少,青壮年劳动力匮乏,村里也没有经济产业,村民生活水平不高,许多村民都想搬出去。如何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是“三送”干部一直苦恼的问题。经过调研,“三送”干部发现这里海拔高,环境好,土地肥沃,可以发展生态种养。于是,在“三送”干部的引导下,村民发展起了高山油茶、灵芝、蜂蜜等产业,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
  “我们还与当地政府共同谋划,引进了一家高山水稻种植基地,准备在村里种植130亩高山水稻,争取把圩岗畲族村打造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帮助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三送”干部欧阳如东信心满满地说。(唐丽琴 徐丹丹)
  送政策 送温暖 送服务

  “三送”干部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赣南网

© 2013-2016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用微信扫一扫

赣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