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细微之处显真情
——石城以贴心服务温暖群众纪实
一项项贴心服务温暖了群众,一个个小微民生项目相继竣工,一件件利民惠民政策落地有声。近日,记者在石城县采访,感受到该县在民生建设上作出的不懈努力。该县从小事入手,从细处着力,把各项服务做精,把民生建设做细,使群众从身边小事中感受到幸福。
小细节诠释大服务
11月3日,石城县根林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邱根林到该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机构代码证,根据一次性办结告知书提示,他向该县质监局提供了相关证件,不到10分钟,以前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办好的机构代码证就办妥了。
据了解,石城县质监局针对合作社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不但免除了148元办证费用,而且还变现场年审为网络年审。
干部服务工作做得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要让群众满意,就要完善每个细节,简化每个环节,让群众办事舒心、省心、放心。
为此,石城县开通了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预约服务制等,解决群众“两头跑”和窗口无权办事问题;公开审批服务项目权力清单,向服务对象出示一次性服务告知书;合并审批职权,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办结时限,平均每个服务事项缩减审批环节50%以上、压缩审批时间3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石城县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服务事项8083项,办结率99.8%,群众满意率99%。
据介绍,石城县在该县10个乡镇成立了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农技服务、产权交易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性服务,全面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实现服务内容“一眼清”、释疑解惑“一口清”、群众办事“一趟清”。
小项目彰显大民生
“增加了会车道后,会车就安全多了。”近日,石城县龙岗乡绿水村会车道修好后,该村运输户熊健华非常高兴。以前,进出绿水村的村道宽度只有3.5米,每当会车时不好掌控,也不安全。
群众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驻村“三送”干部和乡村干部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会车道建设项目,经过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投资4.5万元、部分路段加宽2米的会车道全部建成。
石城县在夯实重大民生基础的同时,也注重解决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小项目。该县利用“三送”全覆盖工作平台,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入户收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意见、愿望、需求,建立民生台账,形成小微民生需求库。同时,整合各项配套资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让群众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乐享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目前,石城县涉及公路、水渠、路灯等第一批48个小微民生项目已全部完工。
小家庭融入大社会
11月4日,记者来到石城县丰山乡丰山村,看到位于敬老院旁的解困房主体工程已完工,工人正在进行内外墙装修。大琴村村民温炳秀在现场看房,显得格外高兴。
温炳秀是分散五保户,靠五保金和1亩农田的收入维持生活。虽然有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资金,但像温炳秀这样的特困户仍然没有能力建新房。针对这种情况,丰山乡展开摸底调查,形成工作台账。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配套资金,并广泛发动全社会奉献爱心,筹集到120万元社会善款,用于建设解困房。“一期52套解困房完工后,水、电、路、床、桌、灶等将全部配套到位。”丰山乡干部黄嘉勋说。
帮助贫困户建解困房,只是石城县关爱基层百姓的一个缩影。该县想方设法让生活困难的群众融入大社会,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今年前三季度,该县累计为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发放低保金2708.91万元;大力提升医疗报销比例,减轻困难群众负担,为5011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37.62万元;推动创业就业,发放小额贷款4526万元,扶持548人创业,新增城镇就业3039人,新增农业劳动力转移8127人。该县还争取扶贫资金3272万元,推进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扩大助医、助学、助困范围,使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李方圆 特约记者邱有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