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炎炎夏夜,在全南县有几处热闹的夜市,这些不是违规摆设的摊位,而是该县最近规范设置的“民生夜市”。在这里,学生有了创业练本领的平台、困难群众有了增收的渠道、市民有了购物的场所。近日,笔者走进全南县“民生夜市”,体验了这里平常而又温馨的夜晚生活。
“民生夜市”探民生
□尹其奇
“民生夜市”热闹多
“这条裙子多少钱?”“20元。”
“便宜点吧,15元!”
“你总得让我赚点吧,18元可以吧!”
……
在全南县文化广场一处卖服装的摊位前,一名顾客正在挑选童装连衣裙。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条裙子最终以16元成交。听着熟练地交谈,看着娴熟的动作,你不会想到摊主钟小莲是一名刚毕业的高中生。
钟小莲告诉笔者,她出生在农村家庭,几年前,父母做生意亏本,家庭生活陷入窘境。为了把她培养成才,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则在县城一家宾馆做事。高考完后,已是准大学生的她决定找点事做。于是,从6月中旬开始,钟小莲每天晚上在县城文化广场摆摊卖衣服,好的时候能有近百元的收入。“决定在夜市摆摊,是觉得在这既能赚钱贴补家用,还能锻炼自己。”钟小莲说。
为体验生活、自我完善而来摆摊的人不止钟小莲一人。
“老爸,快,加把油!人家都开始卖货了。”在全南县百年广场,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猫着腰,麻利地打开一个纸箱,把里面的鞋一双双地摆在事先铺好的塑料纸上。忙活了大约10分钟,小姑娘才停下来坐在小板凳上,拿起塑料水杯“咕咚咕咚”地喝水。
小姑娘叫黄元清,今年13岁,在全南县城某中学读七年级。平时除了上学,一般就宅在家里,与家人沟通也很少。今年刚放暑假时,她就被父亲拉出来摆摊。她父亲对笔者说,夫妻俩都有工作,家庭条件还不错。可女儿从小性格有点孤傲,自立能力又不强,一家人没少为她操心。下半年要读八年级,正好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培养一下她的人际交往能力。
“吃过晚饭没事时就会和家人一起出来逛逛夜市。夜市上卖的东西多种多样,而且比较便宜。”正在摊位前挑选鞋子的何先生对笔者说,“夜市已成为我们普通市民常来的消费场所。”
“游击队”变身“正规军”
夜市里,不光有靠摆摊补贴生活的准大学生、练摊的小姑娘,还有一部分常年摆摊的商贩。他们有着丰富的摆摊经验以及固定的“阵地”和客户群。
固定在文化广场“上班”的月海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的摊位上摆放着头饰、玩具等小物件,不时有年轻人和孩子来光顾。不管是买的还是看的,月海华都热情地招呼着。趁着人少的空当,笔者走上前去跟他聊了起来。从谈话中得知,月海华是全南县金龙镇烧斗村人,5年前,儿子因触犯法律进了监狱,儿媳妇因此离家出走,留下年仅7岁的孙子和他们相依为命。年逾花甲的月海华为了把孙子抚养长大,思前想后,决定向亲戚借钱在县城贩卖小物件来维持生计。以前,月海华也曾试着在县城的某个路段摆摊,但一直觉着不踏实,照明不行,人也少,城管有时候还不让摆。“现在好了,政府统一划拨地段给我们摆摊,今后就不需东躲西藏了。”月海华话语中流露出对政府的感谢之情。
“自从有了固定的位置,心里底气足,喊得更响了,西瓜也不愁卖不出去了!”在全南县沿江路边百米西瓜夜市里卖西瓜的陈志全,也同样感到“理直气壮”。
笔者注意到,不到半个小时,陈志全就卖了50多公斤西瓜。谈起以前卖西瓜的经历,陈志全觉得有点“不堪回首”。陈志全是个瓜农,家里的几亩西瓜地是全家的经济支柱。以前,每到西瓜成熟时,就要等外面的经销商来家里收购。一旦他们不来,西瓜大部分就烂在地里。为了把西瓜早点卖掉,无奈之下的陈志全只好租个小货车装上西瓜到20多公里远的县城卖。可是,在人流量多的地方干扰市民出行,不能卖;在人流量少的地段又卖不出去,再搭上一天的车费、饭钱和西瓜的损耗,一天下来没钱赚。如果碰上被城管抓住罚款,那就是“血本无归”了。“偷偷摸摸、躲躲闪闪地挣辛苦钱,太累了!”陈志全满脸的喜悦,“现在多好呀,一个月只要交100多元的管理费,每天就能按时营业,顾客也多,一天卖几百公斤不成问题。”
给摊点夜市安个“家”
在文化广场的夜市上,笔者注意到一个个摊位整齐地排列着,衣服、鞋子、玩具等物品琳琅满目,来来往往的市民正穿梭于摊前挑选着各自中意的物品,商贩们也都忙着在摊位上摆放货物招呼顾客,很是热闹。
“以前,摊贩见到我们就像耗子见到猫。我们来,他们就跑。”全南县城管执法大队大队长吴立峰说,之前,以路为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彻底打击取缔虽然无可厚非,但考虑到摆摊设点的市民家庭困难,生活拮据。取缔摊点后,就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没有保障。
为解决这一矛盾,让困难群体能自食其力,全南县城管部门在听取市民、摊贩意见和召开听证会后,决定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解决好这个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该县城管执法大队在县文化广场、百年广场等地划出固定场所,分别设立专门经营日常百货、农产品的“民生夜市”,劝导街边摊贩“游击队”投奔“正规军”合法经营。吴立峰说,入驻“民生夜市”的业主只要到城管部门申请登记,且每月缴纳130元的管理费,便可经营,其中残疾人、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还可享受减免管理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晚上10时,在熙熙攘攘的夜市现场,笔者几乎没有看到乱扔垃圾的现象,广场的环境也未因夜市的存在受到影响。一名城管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说,一开始,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对“民生夜市”进行规范管理,保障其正常经营;保洁人员分组分片包卫生,同时还同各摊位业主签订协议,营业中产出的物品包装盒、塑料袋等垃圾随时清理,做到人走物清,维护夜市整洁。
“民生夜市”的运行,让近百户像月海华一样的经营户,有了一个稳定的“家”。现在不再为生计发愁的他们,发自内心地感谢政府为群众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民生视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