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查看: 1697|回复: 0

[咱身边事] 赣州变化大 缘于党恩深——访百岁老红军黄家栋

[复制链接]

[咱身边事] 赣州变化大 缘于党恩深——访百岁老红军黄家栋

[复制链接]
亚洲杯2011 发表于 2014-7-26 09:37:40 浏览:  1697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年逾百岁的瑞金老红军黄家栋在妻子悉心照料下,精神又有好转。黄家栋的妻子邱桂英近日对记者说,黄老5年来一直行动不便,近3年卧病在床,像记者采访当天这样好兴致的情况还是少有,还一口气吸完了一盒牛奶。
  记者采访时,黄家栋连连说现在生活好了,现在的“三送”干部很好,赣南这几年发生了可喜的巨变,水泥路修通到家门口,村里的土坯房都改成了“小洋楼”,村里的环境也变好了。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得感谢中央的倾力扶持。
  “我要回去种地”
  黄家栋出生于1913年12月,瑞金市象湖镇桔林村人,1930年就参加了红军。黄家栋经常对妻儿们讲起当年的故事。红军长征出发后,遭到敌人的重重围堵,有一次在广东和军阀陈济棠的部队打仗,战争相当激烈,“一连三天都没敢合眼,也没有看到炊事员,吃食物就像吃糠一样,没有味,难以下咽。”黄家栋说。
  让黄家栋记忆最深刻的还是爬雪山、过草地,“在雪山草地上走了三回。”黄家栋经常对妻子回忆起那段最艰苦的岁月,“每当情势危急的时刻,或者是恶战在前的时候,毛主席就会编好多歌,让我们来唱。”黄家栋说,战友们听了歌,精神就提上来了。
  黄家栋说,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在甘肃看守一座金矿。后来黄家栋回到阔别已久的瑞金老家,到瑞金民政部门报到时,组织上准备给他安排工作,黄家栋却说:“我没有文化,我回去种地。”组织上打算安排他去学习文化,再安排工作,他也谢绝了。
  “勤劳节俭才能致富”
  黄家栋回家种地,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他的二儿子黄青陀说,他们家有一段时间生活很困难,但父亲从没向组织上提出过要求。黄家栋告诫儿子说:“吃得的才能吃,吃不得的就不能吃,自己能赚多少钱,自己就用多少钱,花不得的一点都不能花。只有自己勤劳节俭才能致富。”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后辈。
  黄家栋从没有向组织上要求过什么。但对组织和他人的要求,却总是有求必应。只要黄家栋还能走动,他总爱到学校给学生讲革命故事,弘扬革命传统。瑞金市象湖镇开大会时要他唱两首歌,讲几句话,他从不推辞。
  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瑞金慰问演出,邀请黄家栋上台唱红军歌曲,他欣然应允,就像当年在长征路上给战友们唱歌一样兴致盎然,一口气唱了3首。黄家栋在家里还经常教妻子唱红军歌曲,在黄家栋的带领下,邱桂英学会了10多首红军歌曲。
  “‘三送’工作开展得好”
  “我们要真心感谢中央对赣南的倾力扶持。”说到家乡两年来的发展变化,黄家栋兴奋地对记者说,村里的土坯房都拆了,大家都盖起了“小洋楼”,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口,很多家庭都有了小汽车。干部们经常到他家里嘘寒问暖,村民有点什么纠纷,干部也主动上门调解;村民有困难,干部也主动来帮忙。干部告诉他,这是赣州市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已实现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双向全覆盖。“现在赣南百姓生活好啦,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的干部作风扎实,‘三送’工作也开展得很好。”黄家栋说。
  黄家栋虽已年逾百岁,但对国家大事仍十分关心。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提得好、很及时。‘三送’干部主动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大事不嫌繁重,小事不嫌繁琐,我看我们的干部就真正做到了‘三严三实’。”谈到赣州未来的发展,黄家栋说:“我们赣南大有希望。有中央的大力扶持,我们的干部又善谋事,又肯干事,将来发展肯定会更好更快。”(记者杨院勤 刘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赣南网

© 2013-2016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用微信扫一扫

赣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