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查看: 1641|回复: 0

[咱身边事] 赣州大中小学生我看振兴发展这两年征文选登

[复制链接]

[咱身边事] 赣州大中小学生我看振兴发展这两年征文选登

[复制链接]
鸿途 发表于 2014-6-12 09:26:39 浏览:  1641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赣州市大中小学生“我看振兴发展这两年”征文大赛征文选登
  碧水蓝天家园美
  赣县中学高一B504班 谭雯月
  赣县客家文化城对面有一座秀美的山峰叫杨仙岭,很多市民都喜欢去那里爬山。而我因为学习时间紧的缘故,最近的一次爬山还是在两年前,今年端午小长假,我们一家子爬上了杨仙岭。哇,湛蓝的天空下,客家文化城古朴大气、赣南客家名人公园绿意葱茏、白鹭湾小区生态祥和……大好美景尽收眼底,心情很是惬意。
  两年前,我和表弟几个爬上了杨仙岭,从县城东北角工业园区排放出的大片乌七八糟的黑烟在整个城市弥漫开来,遮天蔽日,表弟直呼:“你们的城市太脏了!”这一幕印刻在我的脑海深处,如鲠在喉,“我得好好学习,赶紧离开这座城市”。
  短短两年间,为什么会有这般喜人变化?“我们一起去探寻一下吧!”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乐呵呵地拍拍我的脑袋。
  首先,我们来到了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厂真大呀,足足有我们学校的运动场那么大,几个大水池一个连一个,水流哗哗。听值班工人叔叔介绍,现在城市发展得这么快,产生的各类污水也多了,这个污水处理厂“胃口”相当大,收集了近一半的城市污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最终变成了达标水。“你瞧,这就是达标水了。”在出水口,工人叔叔舀起一杯水,晶莹透彻,我凑前去闻了闻,没有什么气味。爸爸告诉我,《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县里将事关民生的县城环境治理作为振兴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像这样的污水处理厂县城还有两座,总投资近亿元,全部由国家投资。
  随后,我们又走进了县工业园。工业园比几年前大多了,现在叫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道路干净整洁,一幢幢厂房掩映在绿树花丛中。在江钨钨合金公司厂区,我见到高耸的烟囱不再冒出滚滚黑烟,非常不解:这样的工厂在正常运行吗?工作人员告诉我,企业正在生产呢,在政策的扶持下投入巨额资金改进了生产工艺,变废为宝,不外排黑烟了不说,每年还因此增加近百万元的收入。在加工甜菊糖的谱赛科公司,假山水池里喷起的水花让人倍感凉爽,数十条锦鲤在水中追逐嬉戏,生产经理刘叔叔介绍说,企业的生产用水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全循环,污水不再外排,“这鱼儿喝的水就来自生产用水”。在华瀚公司,工人师傅正在使用天然气烧锅炉,没有一点烟尘,“以前烧煤时那个灰尘大呀,要戴好几层口罩。”爸爸说,县里发展工业强调生态发展、科技支撑,现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伸出了援助之手,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工业锅炉“煤改气”工程,不仅帮助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还净化了空气,利企利民,如今有近20家企业用上了天然气。
  一路探寻,一路欣喜,县城环境嬗变的原因我已知悉一二。欣喜之余,也背负上了沉甸甸的责任: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时不我待!得好好学习,为建设美丽家园多积攒点本领。我暗下决心。(指导老师:陈章明)
  老家的嬗变
  瑞金市第四中学初二(6)班 钟溢如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我深刻地感觉到,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记得前几年挤公交车去乡下奶奶家,来回路上的颠颠簸簸使妈妈呕吐得死去活来,我这倍棒的身体也折腾得“弱爆”了。几个小时的行程终于结束,来到奶奶家,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房屋狼藉,污水横流,什么都是破破烂烂的,我顿时兴趣全无,只想快快返回自己在城里的家去。那里的房子几乎全是破烂不堪的土坯房,靠近墙角边,我甚至担心它随时会倒下来。门不像门,只是几块木板拼在一起,屋里没有任何电器,电视自然是看不上的,眼前这一切简直要让我崩溃了。我看见隔壁有位老奶奶坐在板凳上,我上前和她搭起话来,我问她为什么要在这里待着不去城里,老奶奶回答说这里是她的根,要守着。原来老人的儿女在外地务工,已多年未回家了。我听了,默然无语。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去安慰她。
  今年,我坐着爸爸新买的小车又回了一次老家。在春风吹拂的田野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大道逶迤而行。妈妈和我一路上有说有笑,再没有遭受当年狂吐不止的罪了。到了奶奶家之后,我又被惊呆了,但这次是被美呆了。当年的土坯房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两层半的别墅群。树木一排排,鲜花朵朵开,色泽靓丽的墙体,映在绿水之中,显得宁静、优雅、别致。全村人都住进了小洋房里,屋内的家用电器越来越高档了,宽带通到了每一户,小汽车进了普通家庭。在村里的健身房里,我又看见了当年的那位老奶奶,她呀,正在和一群老奶奶说说笑笑呢!我走上前去,没想到她还记得我,对我说:“小姑娘,多年不见,你长这么高啦!看,这健身房,我们天天来这里锻炼身体呢!”她还指着正在玩耍的一个小男孩说:“瞧,这是我的孙子,我儿子知道我喜欢孩子,就把孩子给我送来了。”现在,儿女们不再在外闯荡了,在城里买了房子,每个月都会抽空回来看她呢!看着老奶奶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我真为她感到高兴。
  小康生活,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憧憬。历史的指针缓缓转动,如今,我蓦然发现,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已徐徐展开。(指导老师:赖泽伟)
  感恩祖国
  兴国县江背中学七(7)班 黄金龙
  我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孩子,父母离异后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虽然生活在并不富裕的家庭,但我很庆幸有这样疼爱我的爷爷和奶奶,让我仍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
  两年前,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政府的关怀下,我们家的房子列入了第一批危旧房改造计划,考虑到我们家的情况,政府给予了特殊的照顾。新家在不久前建成了,从此奶奶再也不用担心由于下大雨可能造成土房子坍塌了。爷爷现在常对我说,虽然父母离异,可是还有爷爷奶奶照顾你,以后爷爷奶奶也会离开你,但是不要怕,党和国家不会抛弃你,党和政府就是你的父母。爷爷也经常教育我不要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每当有下乡的干部路过家门口,总要我请他们进来喝杯茶解解渴、聊聊天。爷爷对干部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的话,干部们总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我们学校的变化也日新月异,昔日破烂的校舍不见了,花园似的校园生机盎然。一座座别具风格的教学楼,在青翠欲滴的树木和娇羞的鲜花的装饰下,更平添了勃勃的生机,自成一景。校道旁的花草树木随风摇曳,一阵花的幽香袭来,更带来了浓厚的学习气息,沁人心脾,令人陶然欲醉!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冬天,刺骨的寒风穿不过密封的窗户,也听不到风吹窗户噼啪作响的噪音,原本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夏天,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吊扇,我们不再大汗淋漓地上课。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常常三五成群地在林荫道上漫步,有的聊生活,有的聊学习,也有的谈着理想,到处欢声笑语。
  由于家离学校较远,我从小学开始一直都是在学校寄宿。爷爷奶奶省吃俭用下给我的生活费只能保证我在学校不至于饿肚子,却无法充分补充长身体所急需的营养。长期的营养不良造成我个子矮小、身体单薄,爷爷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和同学们在党的关怀下,吃上了免费可口的营养餐,我们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而且在班主任老师的关心下,我还享受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活的困难,让我能够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会把国家的关爱看成是一种精神的鼓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刻苦努力、自强不息,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为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指导老师:刘启敏)
  红都处处添锦绣
  瑞金市象湖中学初二(7)班 陈彩琴
  没有巴黎的浪漫多情,没有北上广的繁华热闹,但我却深爱着你——我的家乡红色故都瑞金,爱这片满载梦想的土地,爱这些勤劳勇敢、锐意进取的人们。
  美丽的绵江,是瑞金的母亲河。江水悠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恰似一个温柔慈爱的母亲。江岸上,杨柳依依,轻舞飞扬,像少女抚弄着飘逸的秀发,灵动了亮丽的风景;梧桐挺立,像一个个魁梧的哨兵,守卫着红都父老的安宁。夜幕降临,绵江两岸灯火辉煌,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星,市民在这里惬意地散步,享受这迷人的夜色。你听!那优美的旋律在演奏一曲曲动听的歌曲,喜爱跳广场舞的叔叔阿姨们在尽情地挥洒舞姿……此情此景,我仿佛看到了瑞金发展的坚定步伐,仿佛听到了苏区振兴的嘹亮号角。
  我的老家叶坪乡黄沙村华屋,是典型的贫穷落后村庄,有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9户,总人口462人,五保户和低保对象共计23人,贫困人口116人,其中有103户居住土坯房,8户住房已倒塌,现在租房住。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沐春风、感党恩,华屋处处谱新篇。
  今日华屋,日新月异。华屋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示范点由赣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规划了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红军烈士林观光便道、望红台等配套设施,维护修缮典型的客家民居,将华屋规划建设成集假日休闲、乡村旅游、革命传统教育为一体的高品位自然村落。现已拆除土坯房91户,287间,1.3万余平方米,一期规划建设40套,全部建成二层半;二期规划建设20套,目前已开工建设16套,其余正在加紧建设。配套项目工程:房屋装修的样板房正在加紧施工;饮水工程已挖好水井、建好蓄水池;后山步道也已开工建设;绿化工程正在规划中……
  低矮的老屋、泥泞的古道、破旧的面貌,早已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马路两旁绿树成荫,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放眼望去,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一排排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街道纵横交错,老百姓用上了稳压电、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致富路,乡亲们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的笑容,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为我是华屋人感到自豪,我为我是瑞金人感到骄傲!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谢党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让赣南苏区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指导老师:江星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赣南网

© 2013-2016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用微信扫一扫

赣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