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进补,“一人吃,二人补” 都说"孕妇一张嘴,喂养两个人",确实,各位准妈咪们不仅要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还要担负着为胎儿不断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任务。所以,各个宝贵的准妈咪总会努力或被督促着吃大量昂贵的补品,如燕窝、蜂蜜、桂圆、鹿茸等增加营养。 小编解读:进补有讲究,不可胡乱补充营养。 事实上,在国际医学界中被承认的,唯一一种适合孕妇服用的"保健品",只有叶酸制剂。至于各种以爱之名出现在孕妈咪餐桌上的滋补品,都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以燕窝为例,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乏善可陈;而滥服人参,可能加重妊娠不适症状,出现兴奋激动、烦躁失眠、咽喉干痛、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医学上称为"人参滥用综合症",有流产和死胎的危险。 |
![]() 五、中药保胎,四处寻医求保胎中药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不少国人甚至是外国朋友,都对中医充满了敬仰。所以,在中药保胎方面,民间也流传着五花八门的说法。最早的保胎方子是出自《本草纲目》,将狗尿和泥涂抹在腹部就可以防止流产。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药方并无任何的科学理论支撑。 小编解读:孕期吃药,科学保胎最重要。 大家都知道,孕期不能随便吃药,这个药,大部分人以为是西药。中药往往经过过度的包装,变成补气益气、滋补壮阳的好东西。事实上,部分中药更是毒药,如常见的"滋肾育胎丸"的成分首乌能导致中毒性肝炎,"参茸保胎丸"成分艾叶能损害肝脏、中枢神经、血管,导致中毒性肝炎。所以,各位准妈咪们在生病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医嘱进行选择适当的药物。 |
![]() 四、节欲,提倡妊娠后分房而居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似乎都是把夫妻生活当做是一件不洁的事情,所以认为女性在怀孕之后,应该提倡清心寡欲、分房静养。上海旧时就流行有女儿孕后,娘家送分床铺的习俗。暗指夫妇从此以后该分铺而居,以利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 小编解读:健康孕妇可以有性生活。 夫妻性生活是促进夫妻感情的一种方式,过往一些性行为不利于胎儿的案例,大多也是由于胎儿本身不健康,或者是孕妇有疾病在身的人群。从医学的监督来看,性生活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安宁稳定,且性高潮造成的子宫收缩对胎儿也是一种锻炼。所以,健康的孕妇并非一定要拒绝性生活,只要你懂得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分寸,避免过度的性高潮即可。 |
![]() 三、忌劳累,手不能提脚不能抬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计划生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准妈咪在面对早孕反应、水肿、韧带松弛,头晕、气短等现象的时候,孕妇自己或被人要求开始小心翼翼:手不能提脚不能抬,爬楼梯都是禁忌,更别说游泳等其他运动;为了避免工作压力太大,不少人干脆休病假在家卧床养胎了。 小编解读:多运动,对分娩和胎儿发育都有好处。 生儿育女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为了满足胚胎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准妈咪们全身都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是正常的。千百年来,只要准妈咪和胎儿健康发育,孕妇在整个孕期都可以继续她们平时的活动与锻炼。尤其是坚持工作,可以让准妈咪分散注意力,缓解妊娠反应,避免孕期抑郁。 |
![]() 二、忌噪音,不遗余力追求无声 有些妈咪们喜欢对着宝宝唱歌,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先天感觉,也有准妈咪们害怕身边的噪音侵害到宝宝的成长。某地一孕妇怀孕4个月,其婆婆担心楼下的车声会影响到宝宝的成长,特地从2楼搬到到了9楼,就是为了给媳妇一个无声时代。 小编解读:怀孕6个月后,胎儿才能听到周围的声音。 诚然,这个婆婆可以堪称中国好婆婆,只是她这个行为并不值得鼓励。事实上,一般居住、商业区的声音一般不超过55分贝,而孕妇只要不是一直暴露在小于250赫兹高于65分贝的噪音水平,健康无忧。另一方面,在准妈咪怀孕6个月以后胎儿才能听到周围的声音,而且声音通过羊水的减压,胎儿所感受的声音往往会比外界低25-30分贝。 |